专业更新起伏超越70%、与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数量年均增加8.6%、高职学校招生人数挨近翻倍、全日制来华留学生规划到达1.7万人……数据显示,10年来我国工作教育不断固根基、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产生格局性改变。
教育部24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工作教育改革开展成效。教育部工作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表示,回顾过去10年,工作教育在自动服务经济社会开展、全面深化产教融合、与普通教育相互融通、不同层次工作教育有用贯通、工作学校教育与工作培训并重、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扩大开放水平等7个方面获得了显着开展。
调查数据佐证了这一判断——在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70%以上的一线新增从业人员来自工作学校结业生。
“工作教育的地位价值和社会认同度越来越高。”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工作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邢晖剖析,通过10年开展,工作教育呈现了定位类型化、办学多样化、系统融通化、准则系统化、合作纵深化、责任下移、高质量为重的新特点和新局面。
工作学校结业生给顶尖高校学生讲课,这一场景早已成为现实。结业于陕西工业工作技术学院的邢小颖,2014年时以专业综合排名第一的成绩被推荐到清华大学根底工业练习中心任教,为本科生教学实践课。
邢小颖如今骄傲地说:“有时,学生问我是不是清华结业的?我会沉着地告诉他们,我是高职结业的。”
陈子季以为,工作教育之所以在10年间获得长足进步,不仅因为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产生的历史性改变、获得的历史性成果给工作教育开展提供了巨大需求和坚实条件,也因为我国一直把构建工作教育完整系统作为核心任务与逻辑主线,不断创新准则规划、加大政策供给,尽力将工作教育建设成为一种对经济社会和个体开展具有特定功能的教育、一种有着广泛需求根底的教育、一类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教育。